第42章 募新军单经得数将-《三国之权倾河北》
第(2/3)页
心灰意冷之际,单经不再细看,而是直接快速扫视,当看到军册的最后几列时,突然,一个名字刺目而入。
“咦?军司马牛盖?”入目的名字让单经不由眼前一亮,惊疑出声。
这个人军职不小,官至军司马,说明他本事不错,其姓名让单经感到有一丝熟悉,脑海中有些模糊的映像。
聚神静思,好一番左思右想,终于,脑海深处浮现出一段关于牛盖的记忆。
牛盖,东汉末年曹操部将,常随征伐,曾参加过赤壁之战,后又随张辽讨伐梅成、陈兰,立有军功。
想到这儿,单经不由动容一笑,这个家伙有可能就是历史上曹操麾下的那个牛盖,如果是的话,那么自己又可以得一个三国中有名有姓的武将了。
欣喜之余,脑海中将牛盖记下,单经打起精神,再次注目细看,直到看到最后之时,一个名字再次跳入单经眼帘,相比牛盖,这个名字更加刺眼。
“哇-张顺?水浒时期的那个浪里白条?”
看到这个名字,单经霎时一阵惊愕,但很快他又回过神来,自己在三国时代,可不在水浒时期,不过这个张顺单经着实没有映像,但现在也不管了,管他是谁,反正这个名字他看着喜欢,只要能够叫来看看,那就知道是何方神圣了。
想到这儿,单经将竹简收拢,放在一旁,随即朝着门外高声一喊:“来人!”
一名军卒迅速奔入厅中,叩身拜问道:“主公有何吩咐?”
单经看看来人,非是别人,正是他的亲卫周蒙,“汝速去传召军吏傅士仁来见我!”
“诺!请主公稍待!”周蒙躬身一拜,旋即转身奔出了府衙。
就在周蒙出去之后不久,单经却想起了张顺这人。在前世,单经不禁喜读《三国演义》,也爱看《三国志》,他看书有个习惯,就是喜欢把书里的人物全部记下,这个张顺,他想起来了,汉末三国时期真有个张顺,这人在三国志上出现过,是曹操帐下将军。曹操征伐张鲁时,此人与徐晃同在随征之列。作战中张顺被围困,平寇将军徐晃为其解围。
由于此人无甚名气,比牛盖还要无名,故而单经一时才会想不起来。但记忆始终存于脑海,它是磨灭不去的,只要细想,还是会想起来。
牛盖与张顺皆为曹操麾下,现如今两人同时出现在广阳军籍册中,这就说明此二人相识,日后变成曹操部将的可能性极大,十之八九,此二人就是历史上的牛盖与张顺了。
“小人傅士仁拜见大人,不知大人相召有何吩咐?”正当单经还在思索之时,傅士仁已然入府拜见。
“君义不必多礼。”单经挥手令其起身,随即询问道:“广阳中除汝以外还有其他军将吗?”
傅士仁肃容禀道:“回大人话,如今之广阳除了小人与十几个军卫以外,剩下的军将不是赋闲在家,就是已经不知去向!”
单经点头“哦”了一声,凝声再问道:“那军籍册中的军司马牛盖,营司马张顺两人还在广阳吗?”
“在!”傅士仁一口回道,“两人正赋闲在家,就宿于城东南原功曹刘龙宅上。”
“好,汝即刻命人去刘龙宅所、将他三人召回军中,本大人要重新启用他们。” 闻听两人还在广阳,单经心头大喜,先不管那功曹刘龙本事如何,总之牛盖、张顺他得收拢麾下,便宜谁也不能便宜曹操。
“诺!属下即刻命人去办。”傅士仁抱拳应命,随即又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呈上,“大人,这是今晨我军的募兵人数记录,请大人过目!”
单经接过竹简,傅士仁拜辞出府而去。
“哇!不错嘛,这一上午就募得三百六十五人,看来想当兵的人还真不少!”摊开竹简一阅,单经着实有些吃惊,以如今广阳的人口,一下子能募得三百多人,这的确出乎他的意料。
第(2/3)页